从前有个姓葛的木匠,这人常年在外面耍手艺,妻子谭氏在家与当庄的一个浪荡公子通奸。
一来二去,木匠知道了这码事儿,气得火冒三丈。时间长了,木匠打定主意把自己的老婆和那个浪荡公子当场抓住,将他俩一顿斧子劈了解解恨,然后远走高飞。
这一天,葛木匠吃完早饭,对谭氏说:“我今天要出去做活,两个月以后才能回来,里里外外的事情,你要多操点心。”说完,背起工具箱子就走了。

走出七八里地,来到一个小树林子,葛木匠把箱子放到一块大石头上,两只手抱着脑袋,坐在一个木墩子上。
他心里不住地想着往事,越想越觉得谭氏对不起他,越想也就越来火。只见他满脸杀气,样子很可怕。
他打算先把浪荡公子一斧子劈了,然后薅住谭氏的头发,问问她的心,叫她说说死得屈不屈,只要她说“不屈”,就照她的脖子后面利利索索地一斧子,然后把她首饰匣子里的几个钱取出来,乘夜一跑,到外面去做流浪汉,再也不成家了,混死拉倒。
葛木匠正苦苦地想着心事,忽听一阵脚步声,一位白发老人从小山后面走过来。老者走到葛木匠面前,开言问道:“这位老弟,你这是要到什么地方去呀?”
葛木匠说:“我要到外地去做木匠活。”
老者听了,哈哈大笑,说:“老弟,你连我也要蒙骗吗?”
葛木匠说:“我蒙骗你什么呢?”
老者叹了口气,点了点头,说:“咳,看你这脚印,你是从前面这个庄子走出来的;看你这脸色,你是心怀怨恨;看你这家什斗子上着锁,可有一把斧子留在斗子外面,我可以断定你是想等到太阳落山,偷偷地摸回屯子,拿别人的性命,来出心中的火气,然后再溜之大吉。”
葛木匠听了老者这些话,不由得猛吃一惊,再细看老者一眼,见他目光透亮,神气非凡,料他也不是个平常之人,就流着眼泪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对他全说了出来,并发誓要在今晚报仇雪恨。
老者听了,长出一口气,说道:“自古以来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。既然无义之人不顾丈夫脸面,你又何必一定要把她放在眼里呢?趁此之时,把个贱人一脚踢开,也就是了。你跟这种人弄个鱼死网破,算得什么英雄好汉呢?”
葛木匠听罢老者的一番指教,顿时感到心明眼亮,便连忙给老者叩头,求他指给一条光明大道。老者微微一笑,说:“路要靠自己走,光靠别人指怎么行呢!不过,你要真能信得过我,我倒可以送给你几句话。”说着,老者领着葛木匠来到一个树木琅琳的山沟里,拐弯抹角地进了一个小草屋。
老者详细地问过了葛木匠的身世,又问过他下步是怎么个打算,然后,提起笔来,在一张纸上写了八句诗:
古往今来几度秋,
心无远虑有近忧。
船到江心快拢岸,
舍得银两付水流;
又配江东刘氏女,
正与小人结冤仇。
一斗高粱三千米,
麻油盖顶莫洗头。
葛木匠把这张纸捧在手里,看了老半天,字虽然没有几个不认识的,却弄不懂这里的意思,便求老者给他讲一讲。老者说:“我也讲不清楚。不过,我可以相信,你是个听得进良言的人。我不再多说一句话。”
葛木匠告别了老者,向正东走了十多里路,天已经黑了下来,便紧走慢走地赶到了一个村子,在一个小客店里投了宿。吃过了晚饭,到店掌柜那里,向他说明了自己路遇那位老者的经过,并把那张纸递给了店掌柜,求他给讲一讲这几句诗的意思。
店掌柜把这张纸接过去,看了多时,才叹了口气说:“你遇到的这个老头,是个念大书的,这个人很有学问,外号叫八句诗,他时常送给行路人八句诗,他的诗没法解释,后来,人们都说他是个疯人。也有人说他写的诗全是仙人指路那样的金玉之言,可惜从来没人信,他才落得个疯人的名声。”
葛木匠听了,深信这位老者是个神人,便让店掌柜无论如何也得把这八句诗给他好好地讲一讲。店掌柜被他缠了多时,只得照自己的看法解释起来;
“我书念得不多,说得不一定对。这诗的头两句,古往今来几度秋,心无远虑有近忧,是说自古至今,已经多少年都过去了,凡是只看眼下的一些事情,不去虑虑将来,那么,他也就要遇上忧心的事了。
第三句和第四句,船到江心快拢岸,舍得银两付水流,是让你做哈事都留个脚步,得理让三分,别把事做绝,到节骨眼别心疼银财。
第五句和第六句,又配红东刘氏女,正与小人结冤仇,是说你前面休过妻,以后过了江,又在江东娶了刘氏为妻,不过,这一来,就有个小人在暗算你,意思是说,你要多加点小心。
第七句和第八句,一斗高粱三干米,麻油盖顶别洗头,是说你以后也还有受穷的时候,种地着了霜,高粱没上成,米出得少,到了这一步,有人污了你的清白,你也不要去为自己争理了,就象有人扣你一脑袋麻油,也别洗了。总起来说,这八句诗是让你懂得人生在世,祸福无常,遇到什么事情,要三思而行,有了三思,可以逢凶化吉,没有这三思、也许会乐极生悲。”
葛木匠听了店掌柜这一大篇解释,很是感激,便把这些话牢牢地记在心里。

第二天,葛木匠辞别了店掌柜,背着箱子继续往东走,走了不过二十里路,便到了松花江边,搭上一条客船,打算顺水到下江去谋生。转眼工夫,客船漂漂悠悠地上了江心正流,船家将帆篷挂了起来,这小船便象离弦的羽箭,向前方顺流急驶而去。
葛木匠望着江水,猛然想起那位老者诗中的两句话:“船到江心快拢岸,舍得银两付水流”。尽管店掌柜没那么讲,八句诗里明明有这个话,要不照办,说不定有什么灾难。
再说,人家好心好意嘱附一回,怎么可以不听呢!事不宜迟,葛木匠连忙向船家招手喊道:“船爷,快把船开到东岸去!”船家听了,不耐烦地答到:“我这是跑下江的船,能随便拢岸吗?你要想上江东去,为什么不坐渡口船呢?”
葛木匠说:“我多给你钱。”说着,把一个银元宝扔了过去。船家见了银子,就掉过船头,向东岸开去。
船上的几十个乘客一看,都炸了,他们都说有要紧事,急着赶路说啥也不让船家拢岸。葛木匠一看这情景,心里说,这真是到了“舍得银两付水流”的时候了,便对众位乘客说:“大家不要着急,我这有银子。”说着,他就打开了工具箱子,把几十两银子全拿出来了,稀里哗啦,都给了大伙。
人们平空得了银子,也不说有什么着忙的事情了,七手八脚地帮着船家划船,不大工夫,小船就靠了岸。
就在这时候,忽然间起了一阵狂风,江心上正行驶的几条小船,全都被风刮翻了,好多人丧了命。只有刚刚靠岸的这条小船上十几个人免遭此难。大家忽拉拉把葛木匠围了起来,真心实意地感谢他的救命恩情,几十两银子又都归还了他。
葛木匠到了江东,辗转南北两个多月,也没有找到用主,心里不免有些着急。这一天,他来到一个大户人家门前,坐在一棵大柳树底下歇荫凉。
只见院里走出个人来,这个人六十上下,长得肥大魁悟,身穿长袍,手里拄着拐棍儿,搭眼一看,这人挺和善。
说话间,这人来到柳树底下,见有个外乡人坐在树下,又见他身边放着工具箱子,就开口问道:“这位先生,你莫是鲁班弟子?”
葛木匠连忙施礼,倒退两步,才来回话:“学徒刚拿锛斧不成手艺,抱歉抱款!敢间大人贵姓?”
“姓刘,你贵姓?”
“姓葛。”
闲话叙过,老人说他想做一张八仙桌子,便将葛木匠请到房中。吃过中午饭,东家将木料指给他,说明了尺寸,葛木匠便忙了起来,仅用了一个下午的工夫,八仙桌子便做成了,用青油一抹,往地上一放,完事了。葛木匠洗完手,向东家告了辞,准备上路再奔他乡。
刘东家却一把将他拉住,满心欢喜地说:“别着忙,我让你做一张八仙桌子,只不过是要试试你的手艺高低。现在明白了,你手艺不凡。我还有不少活计呢,够你做一年了。”
原来这位刘东家,是秀才出身,家大业大,远近闻名。他计划修建一座新房,方圆几十里的木匠,他都试过了,手艺全不行。今天一看葛木匠做的这个八仙桌子,他才真地满意了。当下,他就打定了主意,把这座新房的木工活计全盘交给葛木匠。
一年之后,新房盖上了,刘东家非常满意。活计完了,葛木匠便把工具收起,准备告辞。他未曾想到,东家早把他里里外外看得明明白白,正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呢!
不必细说,葛木匠已经成了刘东家的贤婿,结婚之后,小俩口感情很好。葛木匠做起活来更有劲了。

这一天夜里,葛木匠在家里贪黑做活儿,他正蹲在地上砍木头,忽然间,灯碗子被大花猫碰撒了,从柜盖上滚下来,正好落在他的头上。妻子连忙点上另一盏灯,端过来一看,只见丈夫头上全是麻油,就转身打过一盆水,要给丈夫洗洗头。
这工夫,葛木匠忽啦一下子想起了当初那位老者告诉他的话:“麻油盖顶别洗头。”又一联想过江免死那回事,就一把推开妻子,说:“不能洗,就这么带着。”妻子以为他这是耍小孩子脾气,就好言相劝,要替他干净点洗着,葛木匠却说哈也不让她洗。
当天晚上,葛木匠睡在梦中,发觉有人用手在他头上摸了两把,他还没有完全醒过来,猛听得妻子一声惨叫,葛木匠当即被吓昏过去了。
待他醒过来一看,妻子被杀了,炕上地下全是血。他紧忙把岳父岳母等人喊来,人们打着灯笼四处搜寻,凶手早已经跑远了。
老秀才向县府里报个案,县官便将葛木匠传出审讯。葛木匠一顿嚎陶大哭,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。县官慢慢地劝解一番,让他把自从到刘家以来的全部经过都细说一遍,当他说到撒了油灯这件事的时候,引起了县官的注意。
县官追根问底,葛木匠便把当被那位老者所写的八句诗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。县官把这几句话都作了记录,并仔细地研究起来。县官着重地分析“一斗高粱三升米,麻油盖顶莫洗头”这两句话。
他心里琢磨着,一斗高粱,三升米,这自然是粮食质量不好,很可能是霜来得早,粮食没上成,所以出米不多。于是,他开口问:
“你认识姓米的吗?”
“不认识。”
“你认识姓梁的吗?”
“不认识。”
“你认识夏早双吗?”
“不认识。”
县官东问一头,西问一头,也没问出个啥头绪来,就宣布打鼓退堂。第二天升堂,县官又让葛木匠把全屯子人家都姓啥,挨门逐户报说一遍。当葛木匠点到老康家的时候,县官突然问道:“姓康的家里有个老七吗?”
“有。”
“好极了!”
县官差人将康七押上大堂,啥劲没费,康七就招认了杀人之罪。原来,原七这人,不务正业,游手好闲,净干些偷驴盗马之类的缺德事。他见刘秀才的女儿长得好,便暗暗地托了媒人,准备为他到刘府去提亲。没料到这工夫来了个葛木匠。葛木匠做了刘家的女婿,康七怀恨在心。
那天晚上,他本想暗害葛木匠,下一步再托媒人去刘家提亲成全他的美事。做案的时候,他用手一摸,觉得滑溜溜的,以为那是女人梳的油头,就没在这人身上下手,而举起菜刀砍了另一个。结果头带油的是葛木匠,被砍死的却是他的妻子。
人证物证都已取到,康七被叛斩了。
刘秀才见葛木匠人品不错,又有一身好手艺,便又为他另娶了娘妇。葛木匠从此便成了刘秀才夫妇的义子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投稿用户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oquming.com/61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