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雀》:谁是黄雀?
黄雀又名黄鸟、金雀、芦花黄雀,叫声犹如流水般的婉转动听,是中国著名的笼养鸟之一。
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,比喻只顾贪图眼前利益,而不知道身后隐藏着更大的祸事。
《黄雀》的作者谢刚是一名文学博士,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、南京大学,长期人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。本身是编辑出身,编过很多畅销书,办过颇有影响力的杂志。

作者以黄雀为书名,又是以悬疑小说为题材,不免让人想到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,但真的是这样吗?
著名的主持人张绍刚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这样评价:这本书没见有华丽的辞藻,没有过多的矫饰,就拿故事说事,环环相扣,跌宕起伏,每到关键节点,自以为“是”是又突然出人意外,细思默想,一切却又在情理之中,让人暗暗叫绝的同时,感慨万千又回味无穷。
01 是谁偷了铜胎掐丝珐琅羊尊?
“我”-赵本纪,父亲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,二叔是政府官员,三叔是水利学家。本身也是个会读书的,大学毕业后考到了英国,并拿了两个硕士学位,回国后又考到了宁大读博士。
“我”除了会读书,还有个鲜为人知的能力,就是可以轻松打开任何锁,喜欢去别人家里“串门”。大多数时候只是进去坐坐、看看,不拿任何东西,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。
在英国时,“我”就是样拿回了一些中国文物,最后通过二叔匿名捐献到国内,其中就有一座铜胎掐丝珐琅羊尊。
“我”刚到宁州时,和朋友吴双入住在一家酒店,遇到一个私人藏品展览会,在里面看到了一座一样的铜胎掐丝羊尊,究竟是本来就有一对,还是就是“我”捐出去的那座?
之后的一天早晨“我”被吴双的一通电话吵醒,发现吴双连续给“我”打了16通电话,电话里吴双很慌乱,只是让“我”赶紧去她那里。
到达吴双的房间,在她的行李箱里赫然出现了那座羊尊。因为吴双知道“我”会“串门”,而且只有“我”有她房间的钥匙,就以为是“我”把这座羊尊拿出来了。
“我”却因为前一天晚上喝醉了酒,对昨晚有没有拿这座羊尊毫无印象。为了避免真的是“我”酒后“串门”拿回来的,趁着早晨无人和吴双悄悄送了回去。
但奇怪的是,有人居然报了警,而且是在我们送回去之后。
之后,二叔回复“我”,这座羊尊和“我”之前捐赠的那座是一对,都原属于宁州沈家,并叮嘱“我”一定要买下这座羊尊。
当“我”一番波折终于找到这羊尊背后的老板,最终也说服老板将其卖与“我”。交完定金后,在“我”准备好余款与老板交接时,老板却爽约了。
最后究其原由,这座羊尊再次失窃,老板正在与保险公司争讨保险赔偿金。
这座羊尊是老板监守自盗,还是另有其人?
02 羊座里会有什么秘密?
“我”去宁州读书还有另一个目标,二叔希望我多和宁州沈家来往,多了解信息,为赵家能拿到“南水北调”工程作准备。
宁州沈家祖上从清朝初年就专门负责治水,经历十几代人,不仅在技术、经验上旁人不能及,沈家还有很多关于水利的不传之秘。其中有一份“江南堤坝管涌源分布图”,更是经过沈家历代不断完善补充,如果公开出来,对国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这份分布图也是这次“我”来宁州重要打探的消息,但沈家一直对这份分布图避而不谈,是沈家想独享,还是根本就没有。
沈家家主伯远公一直对一座羊尊念念不忘,曾多次委托寻找。这次“我”发现的那座羊尊,也正是沈家的那座。二叔让“我”一定要买下来,谁知却意外失窃。
吴双在一次购买石头时,在另一个地方意外发现老板说的石头正是“我”想买的那座羊尊四只脚下的底座。
那四块石头被“我”送去沈家后,沈家伯远公却通过这四块石头找回了很多家传资料。为了尽快整理好这些资料,伯远公却因过度劳累而终。
沈家最终是否会公开这些宝贵的资料呢?
03 他为什么要偷走苏布得的马?
吴双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石头,她也不是喜欢收集石头,只是喜欢和卖石头的人聊石头,特别是遇到特别的石头更是不管不顾地去看。
吴双是喜欢石头还是想找到什么样的石头呢?
新年第二天,吴双被车撞进了医院,昏迷不醒。在“我”调查她被撞背后的原因时,“我”发现了一个关于吴双身世的秘密。
“我”在吴双的电脑旁看到了一个信封,信封上的收件人却是“我”的导师,里面却没有信件。
吴双之前向“我”打听过导师的信息,但她能与导师有什么关系呢?导师的死亡又会和吴双有关系吗?
朋友说吴双年初二时向他打听哪有打印的地方,说明她出去可能是为了打印信件,但是奇怪地是在她的电脑里完全没有那封信的存在。
想到之前,吴双曾多次觉得电脑被人动过,被删除过,那会是谁动过她的电脑呢?这封信是不是也是被谁删掉了?
电脑通过恢复,“我”找到了那封吴双写给“我”导师的信,是封道歉信。在信里,“我”知道了吴双的身世。
吴双的母亲苏布得,是一位蒙古族的姑娘,年轻时帮一支地质考察队做饭的时候,救了一个流浪汉。
后来流浪汉告诉苏布得,他是一名知青,有一个很好的朋友。他们一起考大学,他考上了大学,他的朋友却没考上。为了朋友,他们就互换了身份。为了不被揭穿,他只得到处流浪。他们各自保留了一块坚硬的黑石头,也代表着他们的友谊坚不可摧。
苏布得被他的仗义和英雄行为所吸引,然而,有一天他却不辞而别,甚至还骑走了她的马。
苏布得因未婚先孕被赶出家门,独自抚养吴双到8岁,到死也没有说出那个流浪汉的任何信息,只留下了那块黑石头。
吴双喜欢石头,其实是想寻找与那块相似的另一块。当看到“我”导师手上的另一块,才迫切地想确认“我”导师与那个流浪汉是否有关系,是否还有联系?
吴双并不想要认回这个父亲,只是想替苏布得问问当初他为什么不辞而别,还骑走了她的马?
最后:
这本书里,吴双因为喜欢跟在我身后,朋友戏称她为“黄雀”。
书里当一件事发生后,在你自以为是的时候,又在情理当中出现另一种情况,正是应了那句: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
那么这时的黄雀会不会也是身后人所豢养、调教的宠物呢?
原创文章,作者:投稿用户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oquming.com/8839.html